习惯性流产是指自然流产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有自然流产史的患者大多会担心再有流产发生。其实,发生流产,并非是坏事,而是优胜劣汰的结果。据调查,确知妊娠的自然流产率约为10%-15%。但是很多却演变成了习惯性流产,那到底引起习惯性流产的原因有哪些呢?应该做哪些检查?如何治疗呢?下次怀孕应该注意什么?等等,下面由广州圣丹福医院喻早为您详细讲解。
习惯性流产的原因
如果多次连续自然流产,其原因也不是偶然性的,可能有固定的因素存在,除上述遗传因素外,还有以下几种常见因素:
(1)黄体功能不足,占习惯性流产的23%-40%。由于黄体的功能不足,不能分泌充足的孕酮,从而影响了受精卵的正常着床的发育。
(2)甲状腺功能低下,占1.7%。
(3)子宫因素:占习惯性流产的5%-27%,包括子宫颈内的松驰、子宫畸形,子宫肌瘤等。人工流产时过度刮宫引起的宫腔粘连,宫腔异物残留(如胎骨残留)也是比较常见的原因原因。
(4)感染因素:主要病原体有病毒、弓形体、支原体等。
(5)免疫因素:习惯性流产的病因十分复杂,部分原因不明的流产可用免疫学因素解释,其中常见的是ABO血型抗原、抗精子抗体、自身抗体等。
习惯性流产的检查
发生了流产以后不要过分地悲伤和忧虑,要及时调整心态,保持开朗的心情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不要过早房事,并避孕半年,在此期间,就诊于有经验的医师积极寻找病因,一般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检查:
①夫妇双方染色体检查,男方精液检查,好能留取流产的胚胎进行作染色体检查;
②通过B超、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或宫腔镜等了解生殖器的解剖情况如有无子宫肌瘤、子宫畸形、宫腔粘连等;
③早孕期某些病毒感染可导致流产及胎儿畸形,因此要进行血清抗巨细胞病毒抗体和抗风疹病毒抗体的检查;
④黄体功能的检查:应用基础体温测定、孕酮测定、B超检查及子宫内膜活检等方法了解黄体功能;
⑤自身抗体如狼疮抗凝因子(LAC)、 抗心磷脂抗体(ACL))、抗核抗体(ANA)和抗核可抽提抗原抗体(抗ENA抗体)的检查。鉴于抗磷脂抗体在体内水平处于波动,可出现假阳性,在发热、感染等情况下可出现假阳性,所以临床确诊可要求是连续三次试验结果均为阳性,且时间间隔3月。
⑥是否存在高凝状态、易栓倾向;
⑦甲状腺功能检查、血糖的检测排除甲状腺疾病和糖尿病等;
⑧宫颈内口检查,如果是宫颈机能不全引起的习惯性流产往往发生在中孕期甚至晚孕期,表现为性早破水,继而出现阵发腹痛胎儿流产,这些患者一部分在流产后B超检查可显示子宫颈内口宽大,而一部分患者则表现为正常,而只有在再次妊娠时才表现为异常,故需在再次妊娠时严密监测。
习惯性流产的治疗
1、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反复流产,是大自然的选择,这种选择的机制将淘汰掉不良的胚胎,使人类的健康优质基因得以发扬继承和繁衍。因为这种因素导致的习惯性流产,是不能够治疗的,我们选择顺其自然的态度,我们不主张保胎治疗。
2、子宫形态异常导致的反复流产,有些情况下是可以通过手术纠正的, 有些则不能够纠正。
3、感染所致的反复流产多可以治疗。
4、内分泌异常导致的反复流产可以进行调节。
5、免疫因素所致者,可以接种亲情保胎疫苗治疗,为90%以上。
习惯性流产至今还是顽症,疑难的病,有时候我们束手无策。但是积极的探索和治疗有时候一般都会成功生育的。
喻早主任表示,习惯性流产者确定怀孕后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并要精神放松,避免焦虑,黄体功能不足者,应及早补充黄体硐,宫口松驰者,可在12-20周作宫颈内环扎术。如合并弓形体感染,可用螺旋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可用红霉素治疗。
习惯性流产的案例
苏女士是一名习惯性流产的患者,在此之前流产过三次。到处求医中药也不知吃了多少,第三次怀孕孩子还是没保住。几乎绝望时在网上看见喻早医生个人介绍,抱着试试看的心里去广州圣丹福医院挂了号。喻早医生像网上那些患者朋友所说的一样,待人耐心和蔼像朋友一样。让你看病时不觉的自己像个病人。我在刘医生那里挂了半年的诊,如愿的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现在都快两个月了。很可爱!